學習施與受

今天的QT經文耶穌對富有的官說:「要變賣你一切所有的,分給窮人,就必有財寶在天上;你還要來跟從我。」(路18:22b)這個人聽了耶穌的話之後就很憂愁的走了,因為他捨不下他的財富;這個要求真的是非常不容易,今天的基督徒有多少人變賣一切分給窮人來跟隨耶穌呢?可是如果這個富有的官沒有馬上離開,而留下來聽完耶穌接下來跟門徒的對話,他可能就不會那麼憂愁了;因為耶穌接著說:「我實在告訴你們,人為 神的國撇下房屋,或是妻子、弟兄、父母、兒女,沒有在今世不得百倍,在來世不得永生的。」(路18:29-30)如果看馬可福音就寫得更清楚,耶穌說:「我實在告訴你們,人為我和福音撇下房屋,或是弟兄、姊妹、父母、兒女、田地,沒有不在今世得百倍的,就是房屋、弟兄、姊妹、母親、兒女、田地,並且要受逼迫,在來世必得永生。(可10:29-30)

聖經中有很多真理乍看之下是相互衝突的,其中最有名的包括耶穌所教導的八福,譬如說:「你們飢餓的人有福了!因為你們將要飽足。你們哀哭的人有福了!因為你們將要喜笑。」(路6:21)另外,耶穌不只一次這麼說:「因為,凡自高的,必降為卑;自卑的,必升為高。」(路14:11, 18:14);除此之外,耶穌曾要求祂的門徒說:「若有人要跟從我,就當捨己,天天背起他的十字架來跟從我。因為,凡要救自己生命(生命:或譯靈魂;下同)的,必喪掉生命;凡為我喪掉生命的,必救了生命。(路9:23-34)但是在另一個地方耶穌又說:我心裏柔和謙卑,你們當負我的軛,學我的樣式;這樣,你們心裏就必得享安息。因為我的軛是容易的,我的擔子是輕省的。」(太11:29-30)

所以到底耶穌的門徒是貧窮或富足、飢餓或飽足、哀哭或喜笑呢?會被降卑還是會被升高呢?跟隨耶穌到底是要背起沉重的十字架還是輕省的擔子呢?我想很少人來到教會是因為他們想要更窮一點、更餓一點、更憂傷一點、更自卑或是為了承受十字架的重擔(不是說耶穌已經為了我們死在十字架上了嗎?),所以人們總是要追求富足、喜樂和平安、以及受人的尊重。可是福音的真理就是如果我們自願謙卑地擁抱十字架的苦難,那我們會得著裡面真實的安息;如果我們自願禁食飢餓刻苦己心,神會讓我們的靈裡面得著飽足;如果我們自願將所擁有的財富分享給有需要的人,那神會將今生和來生的富足都給我們。這些逆理性的真理正是天國運作的法則,和世界上的汲汲營營追求功名利祿的成功原則是背道而馳的。

神的心意的確是要讓祂的百姓富足、喜樂、高升、得著安息,但是神不是要一群只會張開雙手說我要、我要、我要的百姓。今天的教會文化有時候會讓我們誤以為自己得到神的祝福是應該的;先知告訴我說神要給我這個工作、祝福我的家庭、加給我這個屬靈的恩賜、幫助我未來的升遷,所以我只要坐在沙發上等待祝福傾倒下來就好了。當我們過於強調信徒所當得的權利 (rights, entitlements),我們會容易有放縱和不法 (lawless) 的心態和行為;這是一個危險的極端。但是相對的,如果我們過份強調信徒應負的義務和責任(responsibilities),我們有時候又會陷入律法主義 (legalism) 的陷阱裡面,變得自以為義;而且我們不斷地給出去,卻沒有從神領受祂的供應,最後的結果常常就是心力枯竭。

因此我們需要學習領受從神來的恩典,如何領受、何時領受、還有為了將來預備而領受裝備;而我們同時也得學習怎麼給予,有智慧、有策略性、並忠心殷勤地給予神所託付我們的一切豐盛。學會領受會讓我們成為天父的兒女,不再作奴僕;學會給予則讓我們長大成熟,不再只作孩童。要先學會領受才能給予,但是不能忘記我們領受也是為了讓我們能成為給予的人,因為「施比受更為有福。」(徒20:35b)

Comments

  1. 我感謝神給 Will 弟兄在靈修時所得著的亮光,我們可以稱它為"話語的種子"分享中有句話打中我的心就是神很渇望祝福祂的孩子,祂要我們來到衪面前時是帶著空的容器來才能盛裝的更多,但是我們卻不願把自己舊有、次等的倒空來領受神給我們那上好的。
    我最喜歡保羅說的一句話"我將萬事看作糞土以得著耶穌為至寶"謝謝弟兄的分享!

Leave a Reply

%d bloggers like this: